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正文

李汶

点击量: 日期:2023-10-13 来源: 编辑:刘堃

《庄子·知北游》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虽时光匆匆流逝,但岁月长河里的每一天都有别样精彩。

今天是校友李汶的诞辰,让我们一同走进李汶与交大延续一生的情缘,汲取前辈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赓续其爱校如家的美好品德。

李汶,江苏镇江人,1909年10月13日生。受在铁道部门工作的舅舅的影响,于1927年夏插班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一年级,1929年升入本科一年级A组(班),1933 年毕业,是我校土木系建筑门第一届毕业生。

李汶是建筑学家、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资深教授。他在校执教50余年中,忠实地继承了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教学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程建设人才。他爱校如家,爱校胜家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同其他老教师一起,竭力支撑学校的危局。解放后,他领导了天津、北京、兰州等地的建校设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严谨治学校风的忠实传人

画法几何当年曾被学生称为 “头痛几何”,学习困难。李汶担任这门课的讲授后,着力使学生建立明确的概念,灵活运用课程中的各种分析表达方法,并布置足够数量的经精选的课外作业,使学生反复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

李汶对于在我国工程界推广应用仿宋字作为图纸上的标准字体也有积极的贡献。经过对各种字体的比较鉴别,他于五十年代初即在制图课中讲授仿宋字的书写方法,并规定学生在课外作业中必须书写仿宋字,还指导助教编写了关于仿宋字的讲义。

李汶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以不断学习为荣。五十年代,已是资深教授的他,仍然认真地听前苏联专家的讲学,以掌握新知识和不同的教学方法。

爱校如家的楷模

抗战伊始,李汶以学校为重,毅然辞别病重的父母,以及妻子和孩子,历经艰辛,为学校的频繁迁徙尽心尽力,为学校排忧解难。从平越去遵义途中,他为有的教师联系乘坐滑杆,而本人却徒步随行。李汶还只身在遵义、成都两地为学校办理师生过往接待及招生。

抗战胜利后,李汶曾短期离校回家乡搞工程建设,经济上比较宽裕。在此期间,他每每想起校友朱泰信离校时叮咛他和罗河两人要他们留在学校终生从事教学的话而内心深感不安。解放后李汶教授回到母校,并决心不再离开母校。十年动乱中,李汶被错误地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极大的冲击,但即使在此时此刻他也没有动摇在母校教一辈子书的决心。

建校历程的见证人

1952 年底,学校拟迁往天津,李汶率领钻探队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艰苦奋斗了一年。

1954 年,李汶经北京市城建局严格考核,作为设计负责人曾在北京花园路(现铁道部干校处)出色地完成了勘探、设计工作,并建成一万多平方米房屋。

1956 年,李汶又被派往兰州(现兰州铁道学院处)设计、建造了一万多平方米房屋。随后,国家又曾决定学校在唐山郊区发展,李汶领导设计并修建了房屋四万余平方米,是我校建校历程的见证人。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1986年底,李汶按当时规定本应退休,但因教学工作需要而接受返聘,继续工作了三年,这时他已八十高龄。

1988 年,他与范文田教授组织我校九三学社教师,承担了攀枝花金江实验大学土木建筑专业一个班的教学工作。他不顾年迈体弱,亲自去攀枝花讲授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课程,为培养边远地区的专业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退休后,李汶仍然关心学校,担任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成员,定时听课,并写出评估报告。他还积极地协助做好海内外校友的联络工作,并被学校聘为校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